说起天津的轻工,每个老“天津卫”准能打开话匣子,引以为豪地聊上半天:海鸥手表、飞鸽自行车、抵羊毛线、山海关汽水……这些家喻户晓的老牌儿轻工贯穿生活方方面面,也串起百姓回忆里的点点滴滴。近年来天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以智能科技为引领的高技术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增长,但作为本市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的轻工,从未停下发展脚步。众多津门老品牌积极开辟“新赛道”,更有层出不穷的“新势力”加速崛起。从“衣食无忧”到“高品质生活”,新老携手助推上半年本市轻工产业链的稳中有增。
“上半年,我们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3.5%,新品贡献率达20%。好成绩和老品牌紧跟国际国内潮流、坚持研发创新有很大关系。现在我们生产的专业套胶技术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。”一走进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旗下的天津七二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(下称“729”),便立刻收到来自董事长米伟刚分享的好消息。
“729”,听着很熟悉?“它在成就乒乓国球辉煌上立下汗马功劳。”看着企业“成就冠军之路”的展示墙,米伟刚告诉记者,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天津市橡胶工业研究所肩负起为国研制新型胶粒的艰巨任务。1972年9月,中国第一块“弹性”与“摩擦力”完美结合的套胶产品在天津诞生,“729”从此走上历史舞台。
老字号的优势在于“老”,出路在守正创新。为此,“729”发掘品牌价值,拓展更大市场,打造更加硬核的品牌质量和技术。“‘奔腾iii’是今年主推的最新套胶产品之一,经各个省队试打后,速度、旋转、控制等性能均得到高度认可。”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,“729”格外用心,米伟刚说,“以往套胶大多是红黑色,为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提升颜值,我们不断尝新,攻克技术难关,推出绿色、蓝色、粉色等套胶产品,还有炫彩球台、发球机等,也收获很多小球迷。”
坚持创新和严守品质,不单是老字号的焕新之道,更是新品牌与明天“对话”的法宝。位于西青区的元气森林(天津)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每天约300万瓶饮料在此下线,随后运送至华北、东北等地区。“生产数量这么多的饮料,您估计得要多少工人?”在参观通道,元气森林(天津)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雅蕾笑着问,“现在4条全自动无菌碳酸生产线24小时运转,每班次所需人工只是个位数,正因建厂之初企业就瞄准智能化绿色工厂的目标。”
“我们在生产技术上创新突破,引入全球行业先进的无菌碳酸生产线。这种无菌生产工艺较普通的碳酸线技术难度更高,对灌装温度、环境、压力等的控制要求更精准。有了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,料液、包材、灌装环境过程全程无菌,让饮料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,还提质增效节能。”创新还体现在“停不下来”的新品研发上,顾雅蕾介绍,后起之秀如何“破圈”,在于抓住消费者的味蕾,“企业在京津两地都有研发部门,携手组成一支两百人的研发团队,‘追赶’消费者口味的快速变化,寻找新的增量赛道。”
“企业来天津来对了!”顾雅蕾告诉记者,自从落户就感受到政府部门无微不至的帮扶和支持。原来,元气森林天津西青工厂是本市首家“拿地即开工”的项目,从2020年底建设,到转年4月正式投产,正常至少需16个月的工期,用了不到6个月,刷新全世界行业内同体量工厂建设速度新纪录。“我们还享受到近1000万元智能制造资金支持,更要为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希望能吸引更多上下游或其他轻工企业落户西青,逐渐形成中国食品饮料高质量发展的聚集区。”
对于本市轻工企业创新能力逐年显著增强,天津市工信局消费品工业处处长高君有话说:“目前已有海鸥、富士达、天纺、王朝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,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5家;海鸥表业、津宝乐器等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,美克、郁美净、芦台春等4家市级培育工业设计中心,还建成一批全国‘首个’‘首创’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。”他表示,工信部门系统梳理本市消费品行业的各类品牌资源,借鉴上海、重庆等先进省市成功经验,正在编制《天津市振兴传统品牌实施方案》。“我们还开展轻工产业链‘一品一策’专项行动,并‘组团’参加全国各类大型展会进行推介,进行补链强链专题撮合对接等,为百姓美好生活助力。”(记者 史莺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推荐阅读
客户端下载
- 评论
- 关注